《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010102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必修
适用专业:教师教育专业
归属系部:教师教育系
学 时:36
学 分:2
课程负责人:王春
参编人员:王春、李智、王莉娟、杨军、褚友翠、杨光
一、课程定位
教师口语课程是高职高专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以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初步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学的基本技能,并能对学生口语进行指导,以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语言素质。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教师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能力构建教学模块。
本课程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师职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以培养学生从事教学和教育能力为核心,强调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学生。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口语训练,教育口语训练三大知识与能力模块有机结合,重点训练学生教学、教育口语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教师职业口语的能力。
●“岗、证、课”结合。
本课程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岗、证、课”沟通,参照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相关内容,构建了以教师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块,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职业认证、持证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学习本课程,主要采用讨论、观摩、演示、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教师口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口语的方法和运用技巧。在校内课堂模拟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真实现场构建教学实践环境,进行顶岗实习,实践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内外普通话竞赛、教学技能竞赛、演讲、辩论和教学观摩等真实的教师工作活动,实现真正“顶岗”,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口语交际的一般特点,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形式。
●熟知教育口语的基本特点,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使用教育语言。
●能掌握教学语言的特点,在课堂模拟教学中正确使用各类教学语言。
(二)能力目标
●熟悉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环境,能熟练使用教育、教学语言。
●能流利使用口语进行表达,掌握朗读、演讲、交谈、辩论的基本技巧。
●熟知教育口语的基本特点,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使用教育语言。
●能掌握教学语言的特点,在课堂模拟教学中正确使用各类教学语言。
●能参加、组织校内外各种语言类活动,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培养学生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热爱教师职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 学习单元 | 学习内容 | 学习要求 | 参考课时 |
1 | 教师口语概说 | 1.课程介绍 2.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3.教师口语与教师素养 4.教师口语的分类 | 1.掌握教师职业口语的基本特征; 2.熟悉教师职业口语的分类; 3.了解教师职业口语同一般口语的关系。 | 2 |
2 | 一般口语交际 | 1.口语交际的原则、对象、环境 2.口语与态势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 3.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 4.一般口语交际技能综合训练 | 1.掌握口语与态势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 2.熟悉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 3.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理论; 4.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和形式,在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 12 |
3 | 教育口语 | 1.教育口语的含义和特征 2.运用教育口语的原则 3.说服语、激励语 4.表扬语、批评语 5.教育口语综合训练 | 1.掌握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能根据不同教育对象使用不同的教育口语。 2.熟悉运用教育口语的最基本的方法。 3.了解教育语言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 4 |
4 | 教学口语 | 1.教学口语的含义和特征 2.导入语 3.讲授语 4.提问语 5.过渡语 6.应变语 7.结束语 8.课堂模拟 | 1.掌握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能在模拟情境或实际情境中设计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口语。 2.了解教学口语的含义和特征。 | 18 |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教学建议
1.对证施教,本课程应紧紧围绕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内容展开教学和训练,做到既提高学生的教师口语表达水平,又为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奠定良好的基础,解决授课内容与考证脱节的现象。
2.在讲授教师口语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以口语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使师范专业的学生具有教师职业语言的必要素质。
3.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加强分类、分组练习,教学手段多样化。
4.重视师生互动,理论讲授与任务驱动相互补充。
(二)课程资源建议
1.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建议:
编写建议: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相关内容,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实际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编写有较强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选用建议:《教师口语教程》,程培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其它课程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微格教室,让学生有大量对照练习的条件,增强学生的考证能力,可以成立一些以学习为目的的社团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训练”。
(2)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注意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教学用音像资料库,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模拟试题及测试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带领学生完成大量的模拟试题,让学生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的方法及评分标准,增强自信心,了解自身问题所在,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三)教学评价建议
课程考试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口试成绩综合评定的考核方法,实行百分制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60%,期末口试成绩占60%。
(1)平时成绩40% (包括:作业25%+考勤25%+课堂训练25%+课程纪律25%);
(2)期末考核60% (口试)。